書評:《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

「天才、瘋子」,「正常、不正常」,「有病、沒病」,都是關於精神病患的二元標籤。高銘在《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們看到了其他角度的世界。如果我們能放下偏見,不輕易地用既定的視角去審視未知;並且持續思考,嘗試給自己一個去理解和同理的機會。我們或許不僅將可以更加瞭解精神病患,也將能夠更加認識自己。

近來台灣有不少相關精神醫學的書籍出版,有些像《救救正常人》、《精神病大流行》等論及精神醫學制度本身的問題,或者如《告訴我,你為什麼殺人》、《正常與瘋狂的天秤》等則從司法議題探討精神疾患所面臨的困境;也有一些像是《我的悲傷不是病》、《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等書著力於相關精神醫學的心理學、神經科學與哲學等面向的討論與普及,而如《精神病院裡的歷史學家》等則從歷史的角度審視精神醫療機構的發展以及精神治療體系的侷限。

至於《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我們可以找到一些理由說明其為何與眾不同。

他喜歡探究心理,但不是心理學家

前述林林總總相關書籍的作者,基本上不是精神科醫生就是其他有關領域的專家:社會學教授、歷史學家、醫療科學報導作家等等。

翻開《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高銘卻是這麼簡介自己的 ──

他喜歡問為甚麼,但不是哲學家
他喜歡探究心理,但不是心理學家
他喜歡追問世界本源,但不是歷史學家

高銘,70 年代出生於北京,原本的工作是影視策畫。2004 年到 2008 年間深入中國的精神醫療機構,和數百名「非正常人」進行訪談,進而從中整理出 58 篇文章編輯為《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一書,於 2009 年出版。

並非精神醫學領域的執業人士或學者,高銘沒有從任何理論切入,而是以對話的形式帶出之於精神病患的重要問題:

到底甚麼才是真實的?

角度問題


新浪讀書:有一些讀者懷疑這本書的真實性,甚至有些讀者覺得更像是一本小說集。你如何保證故事的真實性?虛構的成分大嗎?你如何看待真實與虛構的界線?

仔細閱讀各篇,讀者應該很快就會發現,高銘對於內容似乎刻意有所編排。每一段訪談情節並不相同,但都有著類似的結構。文末的反思經常對向某幾個特定的問題,不同篇章之間也有互相呼應的地方。對於這樣的寫作手法可能引致的質疑,高明卻並不在意。正如其在接受新浪讀書訪問的過程中所述:

高銘:嗯?我為啥要保證真實性?對我来說這個不重要,想信就信,覺得是假的就不信,我又不是寫史書的 …… 真實和虛構沒有界線,一念之間。

有趣的是,真實和虛構之間的模糊,可能不僅是高銘的文學理念而已,更是《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所要探討的其中一個重要問題。

在高銘面前,一個妄想症患者宣稱自己是一部書的作者,同時也是其中的主角。將人生等同於一本小說似是妄想,但在藥物治療無效的妄想中,他卻準確地寫下了半年後出院的情節。如果他的創作實際上根源於腦中的錯誤信念,他又怎可在半年後真實地離開醫院?

這是此書的第一個故事,高銘似乎藉其隱微地透漏給讀者這樣的訊息:就算你以為這本書的內容是虛構的,但這本書所談到的事情,讀起來卻可能真實得讓你再三思忖,甚至反過來懷疑起自己的視角。

其實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角度。

一個十七歲的少年精通量子物理學並且能和相關學者對話,卻聲稱這些知識是非人類的生物引導他獲得的。他以此發展出了自己的一套世界觀,看來似乎荒謬卻又並非毫無可能。

一個曾經是哲學老師的老頭自豪地表明自己去過時間的盡頭,他說:「你可以不相信,但是你不相信並不能影響觀現實的存在,而且你也不能證實我所說的是錯誤的。至少,你無法在這個有時間的世界證實我是胡吹的。」

一個精神科醫師深刻地理解她的的患者所說的那些世界和看法,並且還很認同其中的一些觀點。她認為精神病人、心理障礙者,都只是一種極端的表現。我們不能因為他們有病就以為他們並不聰明。他們往往聰明,不但聰明,還是超出了一般人能理解的那種聰明。

一個精神病患自己就是精神科醫師,他認為其他正常人也都是瘋子。而所謂正常的概念就是這些瘋子加諸在他身上的,而讓原本正常的他被搞得不正常了。他最後決定留在真實的那端,並且覺得滿足。

關於這 58 篇訪談的對象,有些是瘋子、有些不是,但可能都不正常。不論是瘋狂得不正常,抑或是聰明得不正常。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是一本關於信念的書。天才與瘋子也許一線之隔,而「要怎麼知道自己相信的是真實的」這樣的問題大概是懸在這條線上的「正常人」才會去煩惱的。

人生若只如初見


一部分患者的知識太淵博、邏輯性太完美、信念太堅定,我甚至經常想我其實是一個不具淵博知識,沒擁有完美邏輯,信念又不堅定的精神病人。

在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第五版中,「妄想」的定義是即使鑑於相左的證據仍不會變動的僵固信念 (fixed be­liefs) 。1

在高銘的眼中,「執念」是正常人和非正常人都會有的,而堅定的信念往往來自於特定的世界觀。

因此要理解一個人的信念,勢必得要站在他的角度觀看世界。在轉換視角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感到訝異,甚至質疑自己。《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便是這樣一本促人長思的書籍,高銘作為一個精神醫學體制外的人,他的筆彷彿就是一般讀者的視線。藉著他的文字,我們看到了一個又一個不同的世界。

然而,如果高銘的筆是我們的視線,高銘寫作這本書的觀點就會是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所帶著的視角。不持專家之姿,高銘的訪談記錄能讓我們得到的是一個與精神病患高度相近的觀看位置;但《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非屬學術專書,亦無法算是學術普及書籍。值得注意的是,錯誤地理解在這樣的視角下所看到的真實,可能會影響到讀者對於精神醫學的認識。

高銘對精神病患和正常人之間的界線有著一定的態度,他在書中多次提到「精神病患者,或者說,我們眼中的精神病人」、「真的不明白怎麼會有人認為她精神有問題」、「真的有點分不清誰不正常了」等想法。不過,即使部分的精神病患在某些面向上和正常人之間沒有明顯的界線,這並不代表精神病患完全無異於常人,也不代表具有精神疾病的相關徵狀其實不需要接受醫療的照護。

再者,妄想上並不等同於執念。關於妄想成因的解釋,主要有單因素論(one-fac­tor theory)和雙因素論(two-fac­tor theory)兩種論點。雙因素論者如哲學家東尼.史東(Tony Stone)及心理學家安德魯.楊(Andrew Young)認為異常的知覺經驗加上信念評估系統(belief-eva­luation system)的受損才會導致妄想的形成;23單因素論者如心理學家布蘭登.馬赫(Bren­dan Maher)則認為異常的知覺經驗即可造成妄想的發生。4

高銘在書中數度稱許一些患者「觀點和邏輯極為完善」、「邏輯雖然建立在假設基礎上,卻是不可攻破的」,並且聲稱自己「已經見過太多邏輯完善的病人了」。暫不論這些患者的推論就書中所述來看,大部分可能是有謬誤的,而非完善如高銘所言。不管從單因素論或雙因素論的立場來理解,即使思考模式正常也並不充分地表示患者就與一般持著堅定信念的人無異。如果對於精神病患與常人在知覺經驗上有何不同能有更多的剖析,也許我們將可以更清楚地釐清高銘懷疑自己才是精神病患是否只是玄想。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一書並非科學普及書籍,但其中涉及諸多領域的科學討論。部分關於物理學等學科的內容並非筆者所長,因此無法於此給予完整的評價。不過僅就論證方法而言,高銘在書中大多只有針對訪談對象的部分言論補充可能得以解釋其觀點的證據,而未清楚說明其論據;或者藉由訴諸專家如量子物理學教授等以宣稱其合理性。當然,以學術的角度來詮釋高銘的寫作可能有失公允。畢竟,科學探討亦不是本書的要旨。但建議讀者在閱讀的過程對於不同的觀點保留辨析的空間,正如高銘在前言所述:

非常希望在開始看這本書前,你能接受我一個小小的建議:請撥開文字和表象的迷霧,更開闊地接觸這奇妙世界的本質。我更希望讀完這本書後,你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有自己的思想很重要,甚至可以說,這個比什麼都重要。

相信若能接受這個建議,高銘精彩的文學鋪排以及在一篇篇的訪談當中所留下的,對於人類還有這個世界的疑問,都將值得讀者長考,甚至喟嘆:「人生若只如初見」。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天才、瘋子」,「正常、不正常」,「有病、沒病」,都是關於精神病患的二元標籤。高銘在《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們看到了其他角度的世界。如果我們能放下偏見,不輕易地用既定的視角去審視未知;並且持續思考,嘗試給自己一個去理解和同理的機會。我們或許不僅將可以更加瞭解精神病患,也將能夠更加認識自己。


  1.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

  2. Stone, T., & Young, A. W. (1997). Delusions and brain injury: The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of belief. Mind & Language, 12(3‐4), 327-364.

  3. Chenwei, N. I. E. (2016). Delusional Beliefs, Two-Factor Theories, and Bizarreness.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11(2), 263-278.

  4. Maher, B. A. (1974). Delusional thinking and perceptual disorder.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30(1), 98.

文:邢懷安 | 資料呈現:劉子寧

0 comments: